孢西丁钠在临床主上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;1.呼吸道感染 2.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3.腹内感染(包括腹膜炎 胆道炎) 4.骨 关节 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感染 5. 败血症
甲类非处方药
滴耳剂
外用
孢西丁钠在临床主上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;1.呼吸道感染 2.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3.腹内感染(包括腹膜炎 胆道炎) 4.骨 关节 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感染 5. 败血症
本品主要成分为头孢西丁钠 化学名为3-羟甲基-7-a-甲氧基-8-酮-7[2(2-噻吩)乙酚胺基]-5-硫-1-杂氮双环4 2 0-辛-2-烯-乙酰酐酰(钠盐)
成人肌内注射:轻至中度感染:每日剂量3g 分3次溶于1%利多卡因溶剂3.5mL中作深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:轻至中度感染:每次1-2g溶于灭菌生理盐水或5%葡萄糖注射液10-20mL中于4-6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:重度感染:每日剂量可递增至6-8g 分3-4次溶于灭菌生理盐水 5-10%葡萄糖液 右旋糖酐液 复方氨基酸液及M/6乳酸钠液中作静脉滴注 于半小时内滴完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:肾功能不全者按其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:肌酐清除率为30-50mL/min者每8-12小时用1-2g;肌酐清除率为10-29mL/min者每12-24小时用1-2g;肌酐清除率为5-9mL/min者每12-24小时用0.5-1g;肌酐清除率小于5mL/min者每24-48小时用0.5-1g 儿童静脉给药:2-12岁儿童 每日100-150mg/kg;危重病例每日剂量可递增至每日200mg/kg 分3-4次静脉给药 配制方法同成人
头孢西丁通过与一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(PBPs)结合 抑制细菌分裂活跃的细胞的细胞壁生物合成 从而起抗菌作用 各菌种有其独特的青霉素结合蛋白 头孢西丁与各菌种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影响着该药物的抗菌谱 头孢西丁是一种头孢霉素衍生物 与头孢菌素不同之处在于其β-内酰胺环7号位上含有一个甲氧基 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使头孢西丁在耐受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的β-内酰胺酶的降解作用方面与现有的头孢菌素衍生物不同 头孢西丁钠对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或其它链球菌(除了肠球菌)的敏感菌株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头孢西丁钠对革兰阴性菌中流感嗜血杆菌 克雷白杆菌 大肠埃希杆菌 摩氏摩根菌 紫茉莉变形菌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和淋球菌的敏感菌株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头孢西丁钠对厌氧菌中类杆菌(包括B组脆弱类杆菌) 梭状芽胞杆菌 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的敏感菌株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参考资料:头孢西丁钠是头霉素类抗生素 系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lactamdurans产生的甲氧头孢菌素C(Cephamycin C) 经半合成制得的一类新型抗生素 其母核与头孢菌素相似 且抗菌性能也类似 习惯上也被列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中
1 偶见恶心 呕吐 食欲下降 腹痛 腹泻 便秘等胃肠道反应 2 偶见皮疹 荨麻疹 红斑 药热等过敏反应;罕见过敏性休克症状 3 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肝 肾功能异常 4 长期大剂量使用本品可致菌群失调 发生二重感染 还可能引起维生素K 维生素B缺乏 5 肌内注射部位可能引起硬结 疼痛;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过快时可产生灼热感 血管疼痛 严重者可致血栓性静脉炎
1 本品使用前须进行皮试,皮试阳性者不能使用。如遇休克反应,可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处理方法处理。 2 对6岁以下小儿及对利多卡因或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过敏者,本品不宜采用肌内注射。 3 头孢西丁钠与阿米卡星、氨曲南、红霉素、非格司亭、庆大霉素、氢化可的松、卡那霉素、甲硝唑、新霉素、奈替米星、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属配伍禁忌。 4 用药期间及用药后一周内应避免饮酒、口服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药物。 5 头孢西丁钠不宜用大量输液稀释,药液宜现配现用,不宜配制后久置。 6 溶液的配制:肌内注射时用1g头孢西丁钠和2mL无菌水或2g头孢西丁钠和4mL无菌水配制后注射。利多卡因可与头孢西丁混合成0.5%和1.0%的溶液注射以减轻肌内注射引起的疼痛。
对头孢西丁及其它头孢菌素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
特别声明:本站与医药、健康相关的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Copyright © 2018 版权所有 长沙永玲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ICP备案号:湘ICP备14002419号-1